2014年正值中法兩國建交50周年。10月31日,“對流——北京西山中法文化交流史跡展”在原中法大學附屬中學舊址——北京市第47中學展館隆重開幕。圖為書法家在展覽開幕式上書寫“對流”兩個巨大的漢字。 陳建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 陳建)在原中法大學附屬中學舊址——北京市第47中學嶄新、寬敞的展廳里,近200位嘉賓於10月31日見證了“對流——北京西山中法文化交流史跡展”的開幕式。這隻是今年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的一個縮影。法國使館文化教育合作參贊周子牧(Anthony Chaumuzeau)在開幕式上說,2014年的前10個月里,中法之間已舉辦了約600場活動;11-12月期間,還將有200場紀念活動。
  中法兩國正式建交於1964年,至今已走過50年曆程。周子牧認為,文化、教育領域的合作是中法交流的核心。
  北京西山與法國的百年情緣
  近現代歷史上,北京海澱區西山一帶,在中法民間交流中曾經書寫過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這裡,赴法留學的開拓,為中國政治、文藝界造就了大批高端人才;中法大學的創辦,讓中國高等教育及學術研究有了全新的可能;溫泉實驗的啟動,使中國農村現代化建設有了最早的嘗試。這一切無不得益於中法學人及朝野人士的支持與推動。
  如今,西山一帶仍留有中法文化交流遺址20處左右,包括貝家花園、貝大夫橋、聖-瓊·佩斯著詩處、中法大學舊址及理想社會實驗區等。為推介西山中法文化交流史跡群,作為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此次史跡覽系統梳理了近現代以來北京西山一帶遺留的中法文化交流史料,搭建起西山地區中法乃至國際間文化交流的平臺。
  展覽共分為前言、貝熙業大夫與貝家花園、鐸爾孟與《紅樓夢》、聖-瓊·佩斯與《阿納巴斯》、赴法勤工儉學運動與中法大學、後記六大部分,通過圖文、視頻、實物、互動電子書等多維形式,追溯了北京西山一帶塵封的中法文化淵源,還原和展現北京西山與法國的百年情緣,讓兩國文化交流的歷史饒有趣味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貝熙業的中國抗戰之旅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參加今天西山中法文化交流史跡展的,還有貝家花園主人貝熙業之子、法國著名心臟病專家讓·路易·貝熙業(JeanLouis Bussière),以及“小貝大夫”的妻子和兒子。
  貝熙業是一位在抗戰期間無私援助中國人民的白求恩式的法國醫生,擅長普通醫學及普通外科。民國初年來華,曾任法國駐中國大使館醫官、法國醫院大夫;1920年中法大學成立,任該校董事、教授兼校醫。在中國生活了40多年,1954年離開北京回法國。他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為中國的抗日運送戰地急需的藥品;掩護愛國青年學生、共產黨幹部、國際友人奔向革命根據地;為抗戰勇士和平民百姓分文不取地醫治傷病。
  此次展覽不僅展示了貝大夫生前遺留下來的物品原件,同時還以圖片與影像記錄的方式,還原出當時貝大夫的生活環境與工作場景,講述了貝家花園與貝大夫的歷史故事,以及貝大夫在中國生活多年後與中國文化和人物之間的往來與交往,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的貢獻。
  鐸爾孟與《紅樓夢》
  法國漢學家鐸爾孟曾於1906年至1955年在中國生活近半個世紀。他早年曾跟隨時任大清帝國駐法使館武官的唐在復學習中文。後在唐在復推薦下,鐸爾孟來到中國,擔任醇親王載灃府中的家庭法語教師。北洋政府時期,他擔任過外交顧問,還參與創立了北京中法大學,並任教於中法大學與北京大學。1941年,鐸爾孟負責籌辦了北京中法漢學研究所並擔任所長,此後,這裡成為受二戰衝擊的一大批中法學者的避風港。
  1954年,受政治因素影響,漢學研究所西遷巴黎,鐸爾孟則隱居於巴黎市郊路易九世(聖·路易)時期的華幽夢修道院。精通中西學的他,隨即由漢學家艾田伯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學代表作叢書》推薦,成為《紅樓夢》法文全譯本審校的不二人選。鐸爾孟與中國的不解之緣因《紅樓夢》得以延續。年逾七旬的老人與他的學生、中法大學畢業生李治華開啟了每周的“星期二之約”,逐字逐句翻譯、校閱《紅樓夢》這部鴻篇巨著,風雨無阻,直到1965年逝世。
  鐸爾孟用生命中的最後十年,用法國的浪漫語言,詮釋了《紅樓夢》里中國的浪漫愛情故事,也演繹了中法文化交流史上浪漫的片段。鐸爾孟去世的16年後,法國伽里瑪出版社推出了《紅樓夢》法譯本,震動法國翻譯界和漢學界。
  此次展覽結合多媒體形式,通過電子互動的方式呈現了紅樓夢法譯手稿實物和影像,展現了中法文化之間的碰撞與對流。
  被喚醒的詩人聖·瓊·佩斯
  法國詩人聖·瓊·佩斯1916年作為外交官來華工作,先後擔任法國駐上海領館領事和駐北京大使館秘書。他幾乎親歷了民國早期對外交往的所有重大事件。在巴黎和會期間,他對中國受到不公正待遇表示同情。在華期間他游歷了中國東北、西北各地,鐸爾孟與他在文學上互相影響。
  在貝熙業等朋友影響下,聖·瓊·佩斯每年夏天到北京西山避暑採風,寄寓在道觀桃裕觀里進行文學創作。在這裡,他寫下以妙峰山廟會為背景的印象派長詩《遠征》(《阿納巴斯》)。正是這首詩使其獲得1960年諾貝爾文學獎,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一段佳話。
  此次展覽中,《遠征》的動態電子書以投影的形式放大展示,互動翻閱的形式增強了觀眾走近這部作品的趣味性。桃裕觀則以影像的形式得以再現,讓觀者感受詩人當時的寫作空間與精神境遇。
  赴法勤工儉學運動
  20世紀初,一個由中法兩國精英知識分子組成的鬆散的“朋友圈”曾經活躍於北京西山,他們致力於借鑒“民智民氣先進之國”的法國文化,開創中國的“新世紀”、“新社會”。在中國現代史上,他們開啟了自啟蒙時代中法文化交流高潮數百年之後的又一次特殊的文化對話與教育交流,其深遠影響綿延至今。
  這個“圈子”的代表人物包括蔡元培、李煜瀛、吳敬恆、張人傑、熊希齡等中國人,也包括鐸爾孟、貝熙業、聖-瓊·佩斯、德日進等法國人。他們聯合兩國朝野人士,做了大量中法文化交流的開創性工作。其中尤以中法教育交流為重,即所謂“改良社會、首重教育”。
  北京西山,就是這批中法精英知識分子擘畫法國模式教育改革和實踐的一個“基地”。他們在這裡推動的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創建的中法大學,實施的溫泉鄉村實驗,在當時的中國都可謂開先河之舉。
  此次展覽根據現有47中存留的歷史文獻,用聲音、影像等多媒體手法,揭開了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中法大學的興衰、西山鄉村試驗等塵封的歷史篇章。
  作為中法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海澱區還計劃推動“西山國際創作營”、“自行車駝峰航線”等系列主題文化活動。同時,海澱區將與各高等院校、中法文化交流機構以及外研社等區內知名文化企業,共同探索籌建中法文化交流青少年教育基地、西山中法文化交流中心等永久性中法文化交流平臺,以期充分發揮公共外交以及民間文化交流的國際合作與傳播優勢,彰顯海澱區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促進中法文化交流,加強兩國人民友誼貢獻一份力量。(完)  (原標題:中法今年約有800場活動紀念交建50周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y29gyeyv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